2024年海关总署公告第30号:货物申报系统报关单报文规范调整指南
海关总署发布的2024年第30号公告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申报要求进行了更新,这一变化是相关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4月9日晚上,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将对货物申报系统的报关单报文规范进行修改,从4月10日开始实施新的报文规范。这一调整对企业的申报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
目的海关字段调整
从4月10日开始,PurpOrgCode字段有了变动。之前被称为“目的地检验检疫机关”的字段,现已更名为“目的地海关”。该字段的长度上限调整为4位,填写时必须使用四位关区代码。因此,企业在申报时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按照旧标准填写将不再适用,企业需迅速适应新规定。同时,报关部门应提前发布通知,以防企业因不了解变更而犯错。这项调整预计将在众多繁忙的进出口港口实施,例如上海港、深圳港等地的企业,需立即调整填写方法。
在报关日常工作中,若企业报关员未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海关很可能拒绝其申报。以一些外贸小企业为例,由于报关业务不常,对政策变动关注度不高。若沿用旧习惯填报失误,货物通关将受影响,导致仓储费用、船期延误等额外开支增加。
部分字段废弃不再使用
一些字段如OrgCode、VsaOrgCode和InspOrgCode发生了重大变动。这些字段之前是有用的,但自4月10日起,它们已被标注为“废弃字段,不再使用”。因此,在导入数据时,无需再填写这些字段的信息。这无疑要求企业系统中原有的自动填报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类字段变动对那些规模较大、商品种类繁多的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显著。以往,这些企业在模板中就包含了这些信息。若企业未对报关单自动生成模板进行更新,直接导入报关单时,可能会遇到无法正常导入的问题。以电子产品进出口企业为例,他们每日的报关单数量庞大,若不及时调整,后果将非常严重。
报关单表体字段调整
报关单表体中的CiqCode字段已更名为“监管类别名称”。同时,CiqName和HostId字段不再需要填写。在导入数据时,只需省略填写这两个字段的步骤即可。这次改动主要针对报关单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
CiqCode这个字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报关员仍旧按照旧名称来处理,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匹配。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众多外贸服装企业面临这一变化时,可能会感到时间紧迫。毕竟,现在是服装进出口的旺季。此外,这也涉及到单一窗口的更新问题,企业员工需尽快掌握单一窗口的操作。
接口说明
企业如需查阅接口说明,可访问单一窗口首页,点击开放平台,进入接口文档,查看《报关单导入接口说明》。这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操作指南,使企业能更全面地掌握不同接口的操作方法。
但是,不少企业的报关人员未必精通单一窗口的操作。以新入行的报关员为例,他们可能在搜寻相关文档时就会碰壁。若海关能提供一段易懂的指导视频或列出操作步骤,那就更方便了。
加工贸易报文中后期调整
为了强化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我们将对加工贸易账册、手册以及特殊监管区域(即保税物流管理)系统的报文导入接口进行优化。这一调整计划在4月中旬开始实施,但确切日期还需参照海关发布的公告。企业需密切关注这一时间节点,并做好相应的跟进工作。同时,务必在4月15日之前完成报文调整的相关准备工作。
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面临的工作量显著增多。他们必须对现有的文件资料进行重新整理,这包括调整账册中的物料成本、人工费用以及其他多项要素。若无法按时完成这些调整和准备工作,那么后续的加工贸易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
加工贸易账册企业特定字段调整
加工贸易账册企业在字段上做了调整。例如,申请报文料件(成品)表体的FOCUS_MARK字段新增了参数。这些参数包括1 - 目录重点商品、2 - 连带重点商品等。同时,NATCD字段的名称从“原产国(地区)”变更为“国别(地区)”。但要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该字段不再允许填写。
一线的加工贸易工人可能对此体会不深,然而,企业里的管理人员和报关人员却必须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某家生产玩具的加工贸易公司,需要进口多种零部件。如果管理人员对这一变化不了解,在填写进口原料时可能会出错,进而导致报表错误,被海关退回。
你是否留意到了这种变动对贵公司造成的影响?不妨留言点赞,让我们共同探讨一番。